2013年中国的高压锅炉管行业深陷泥潭,在经济下行趋势中挣扎,出现了大面积、系统性的全行业亏损。在行业内部,供需矛盾升级,钢厂库存高企,资金链断裂,迫使不少钢厂和钢贸企业停产、转型、歇业,甚至破产,可以说进入了钢铁行业最艰难的“寒冬”。但任何绝望中都有转机,我们应该在最坏的时候做最好的准备——大力推动中国钢铁行业的并购步伐。
今年初以来,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变化,钢铁企业普遍感觉到钢材出口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首先,全球经济复苏缓慢,钢材需求弱于预期。欧元区经济复苏缓慢;美国面临财政问题,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印度和巴西受累于通货膨胀,连续加息导致经济增速下降。国际钢铁协会预计,2013年全球钢铁需求增速为3.1%,除中国外其他地区仅增长0.7%。虽然近期欧美市场有所回暖,但整体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钢价下降和人民币升值等问题吞噬了出口利润。今年全球钢铁行业持续低迷,市场价格、企业盈利均不如去年。1月~9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均价为827美元/吨,同比下降10.0%。同时,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从去年年底的6.3左右到当前的6.1左右,升值幅度超过3%,影响了出口利润。
再其次,来自出口地企业和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加大。很多出口地当地的高压锅炉管企业针对中国钢材出口设置了一些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同时,一些国内钢铁企业低价抢单,加剧了同质化竞争,使得出口价格进一步压低。一些中高端产品领域如冷轧系列板卷,也出现了同质化竞争的趋势。
最后,出口贸易环境继续恶化,频遭贸易救济措施调查。1月~10月份,国外调查机关正式对我国钢材产品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16起,其中反倾销10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5起,涉及美国、欧盟、巴西、印尼、印度、泰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盘条、热轧中厚板、取向硅钢、不锈钢冷轧薄板等多个品种。此外,还有11起2012年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调查正在进行中。
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全球钢铁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停产减产情况普遍存在,失业人数增加。在此形势下,国外钢铁企业对全球钢材贸易平衡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进口钢材数量价格的波动更为敏感。国外调查机关不仅调查手段和方式不断创新,调查中违反世贸规则的情况也广泛存在。国内钢铁企业应高度重视,积极做好贸易摩擦的应对工作。在艰难的出口形势面前,钢铁企业普遍表示,在传统粗放的出口模式下,钢材出口数量继续增长已经难以延续。高压锅炉管企业的出口工作将主要转向结构和效益的优化,以及出口模式的创新。www.gywfgg.com